房地产行业依然身处寒意之中。10月19日,某房企公告其未能偿还于2023年3月24日到期的利率为11%的优先票据项下,于2022年9月24日到期的利息及该等票据项下于2022年10月8日到期的利息,为此某房企提出了同意征求。
倘若本同意征求未能成功完成,可能触发某房企2023年3月票据项下的违约事件,因此某房企需考虑替代债务重组方案。上半年还在利用自有资金偿还债务,并对国际评级机构“深感不解与失望”的某房企,反转来的竟如此之快。“危险并未过去,不少房企还在违约边缘挣扎。”某市场人士直言。
据华创证券统计,2022年第三季度共有95只债券违约或展期,涉及违约主体51家。在14家首次出现债券实质性违约的主体中,房地产相关企业共12家,包括领地控股、鑫苑置业、天誉置业、俊发地产、广西万通等,违约债券以海外债、私募债为主,千亿元以下的中小房企及地方性房企占比较高。在债券实质违约之前,包括世茂集团、融信中国在内的几家房企均已出现票据违约。
“民营房企几乎都在渡劫,有几家能熬到市场回暖难以判断。”某房企内部人士说,虽然三季度房地产市场利好政策频出,但真正流入到民营房企口袋的资金非常有限,主要集中于项目本身和市场需求。
太平洋证券认为,今年民营房企发债规模在各个月份较去年同期降幅都在80%以上,多数民营房企实质上已无再融资能力。公开债务本质上对应项目层面的资本金,如果无法实现借新还旧滚续,就只能寄希望于销售回款。当前行业面临的症结在于销售端复苏非常缓慢,但融资端挤兑不断加速。